听新闻
放大镜
法治日报丨徐州泉山:创建“法治护航员”工作室
2025-05-06 08:49:00  来源:法治日报  作者:罗莎莎 张睿 周悦

  “我们是初创公司,经常会遇到新的法律问题,‘法治护航员’工作室为我们了解新政策、新规定提供了平台。”刘先生是入驻江苏省淮海科技城一小微企业负责人。工作之余,带领员工尽可能多参加“法治护航员”工作室组织的普法活动,多学习一些法律知识。

  江苏淮海科技城位于徐州市泉山区,是淮海经济区规模最大的城区软件园,包括6个园区,目前入驻企业1000余家,数字经济企业占比40%,专利授权超万件。

  如何打通护航企业健康发展的“最后一公里”,成为摆在徐州市泉山区人民检察院面前的重要课题。经多次调研,该院决定紧贴实际需求,同园区主管部门、企业代表面对面交流,根据园区特点量身定制护企方案,设立首家“法治护航员”工作室,推进法律服务进“城”聚势赋能。

  工作室从一体履职、综合履职出发,由“两名员额检察官+3名检察官助理+两名书记员”组成,涵盖刑事、民事、公益诉讼检察部门,坚持“扁平化组队、一体化服务”的理念,实现案件专业化办理向机制探索、样本输出全方位拓展,有力促进办案质量、效率、效果的提升。

  2023年12月,该院与江苏淮海科技城管委会签订《关于建立“泉心益企·护航园区经济发展”协作机制的意见》(以下简称《意见》),聚焦企业需求侧与检察供给侧精准对接,提出12项举措,帮助企业提高预防风险和解决纠纷的能力,为企业在创新行业赛道上更好发展提供更坚实的法治保障。

  针对淮海科技城六大园区版块的发展特点及司法需求,《意见》中提出“一园一方案”,为不同园区量身定制知识产权、数字经济等“订单式”法治服务方案,选派检察官认真听取园区企业相关需求。

  “倾听企业声音,将企业需求转化为检察履职清单,是工作室一直以来的做法。”泉山区检察院党组成员、检委会专职委员李娟介绍,目前,工作室针对企业及其投资者、经营管理者、技术骨干等关键岗位人员,开设“企业防范化解法律风险”等专题课程20余场;对园区内直播带货、动漫制作、网络营销等行业提示法律风险50余条;帮助企业解决有关法律问题70余件。

  李娟告诉《法治日报》记者,工作室成立一年多来,受到了企业的一致好评。“目前,我们已经计划在辖区另外三个园区设立工作室,全方位服务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。”

  编辑:刘洋